以新基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微动态
中铁建重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来访者介绍该公司的构件数字工厂系统。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国工业和制造业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完整独立的产业体系。同时也应认识到,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逐渐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成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增强经济韧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兴起,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数字化转型来提升其韧性和安全水平成为产业、技术政策的重大战略方向。其中,新基建以其对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影响,对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起到了关键促进作用。
新基建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
新基建可以划分为数字基建、融合基建、创新基建三类,其中,数字基建包括通信、技术、数据等基础设施,融合基建主要包括传统交通、能源、生产基建的数字化融合升级,创新基建包括科技、科教、产业技术创新等基础设施。
一方面,新基建强化了产业链供应链的主体韧性。
数字基建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强化企业控制能力。数字基建提供了以大数据、智能分析为基础的供需分析能力,提供需求发现、用户挖掘、客户维护等功能,降低企业信息搜寻成本。区块链等去中心化技术在有效保护隐私基础上,实现全主体经济行为的可追溯、可查询,降低了主体间信用成本。企业主体创造附加值能力更强,为持续参与市场竞争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支撑,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主体的地位与控制能力。
融合基建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提升恢复抵抗能力。融合基建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范式,在生态领域,大数据、区块链加速了去中心化的绿色金融投资平台建设、实现低成本的碳排放交易认证以及生产溯源;在农业领域,人工智能融入生产、物流、销售环节,实现无人数控、辅助决策、智能农业机器人等转型。通过数智化转型,主体生产服务流程被彻底改造,拥有更大的发展调整空间,从根本上提高了产业链风险抵御能力与重建恢复能力。
创新基建通过技术关联、知识溢出提高主体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企业创新能力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核心。创新基建面向技术、产品、服务、模式等创新需求,为底层技术开发、新型产品研制、商业范式革新等提供了孵化支撑,打破了知识技术溢出的物理限制,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完善了创新格局。
另一方面,新基建优化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结构韧性。
数字基建优化了上下游企业供需匹配,提升供需匹配概率、效率和质量,提升结构性恢复能力。数字基建历史性地为产业链供应链引入了“数据”这一生产要素,大大拓展了生产可能性边界。5G、量子通信等通信基建大幅提高信息传输速度质量,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基建服务于数据处理、分析、决策,在生产端提升资本、劳动、技术要素的匹配,在消费端完成个性化需求与专业化供给的匹配,数据基建搭建起地区化、行业化数据网络,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行业专门市场、线上市场的形成。
融合基建加速生产系统变革,展现出更强的协同调度控制能力与抗冲击能力。融合基建广泛融入并革新传统生产系统,推动单点环节数字化向全面集成演进,加速生产模式和组织形态的系统性深刻变革,催生泛在生产、万物互联、高能低耗的新型生产系统。同时,进一步稳定供需关系,保证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定和协同,企业及供应商建立起更加稳定持久、互利共赢、协同共生的伙伴关系,一系列新型产业组织与产业链供应链同盟快速涌现。
创新基建构建完善集成协同创新链条,优化系统创新能力。创新基建围绕系统性的创新需求,构建起涵盖多个创新节点、多元创新主体、多重创新要素的创新集成链条,整合政策链、服务链、资金链、人才链等一系列链式架构,充分发挥创新资源的渗透性、通用性、基础性、使能性作用。通过横向、纵向链式结构的传导,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更高层级跃升。
新基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实际效能
总体上,当前我国数字、融合、创新基建对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基底支撑能力、核心赋能作用、驱动引领功能正不断加强。
首先,数字基建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基底支撑能力突出。通信类基建方面,5G基本实现高质量全覆盖,量子通信技术全球领先。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千兆端口2302万个,5G定制化基站、5G轻量化技术实现商用部署,工业级5G芯片、模组、网关实现突破,累计发布3项国际标准和90项国家标准。技术类基建方面,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市场规模显著提高。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5800亿元,已经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集聚发展区,核心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云计算市场持续高速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4550亿元。数据基建方面,数据算力存力规模全球领先。截至2022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已达到180EFLOPS。
其次,融合基建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赋能作用明显。第一,工业互联网融合赋能效用走深。据工信部预估,我国2023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1.35万亿元,已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全部工业大类,推动万余家企业供需对接,带动投资超1700亿元。第二,绿色能源网络基础设施稳步发展,新型能源系统雏形显现。2023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9.20亿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3.9%,其中水电达4.22亿千瓦,核电达0.57亿千瓦,并网风电达4.41亿千瓦,并网太阳能达6.09亿千瓦。风力发电机组、水轮发电机组、充电桩等绿色能源产品2023年产量较2022年分别增长28.7%、35.3%和36.9%。第三,车联网设施智能化网联化水平大幅提升,智慧交通建设快速推进。
最后,创新基建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驱动引领功能加强。一是技术发展与产业促进能力显著提升。我国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数量已达169个,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数达475个。二是科教服务与创业服务能力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我国高等学校数达2756个,高校研发机构数为22859个,研发人员达140余万人,经费支出达2180.5亿元。
优化发展环境更好推进新基建
第一,高质量推进数实融合,完善人才供需体系。基于我国超大规模、多层次、多元化的内需市场,发挥我国产业门类齐、体量大、应用广、数据全的优势,着眼于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促进各环节、各区域之间的数据畅通。降低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成本,推进实体企业联网改造升级,推进IP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部署,优化升级国家骨干网络。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健全各级数据统筹管理机构,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建立数据要素按贡献分配机制,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支持“链主”企业探索建设行业数字化赋能平台,辐射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完善“数字+实体”专业人才供需系统,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增加高端人才供给。推动校研企协同共建全国数字人才培养生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
第二,加快法律规范制定,提升政府服务与监管水平。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加强标准规范、数据开放与隐私保护、算法监管与问责、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体系研究。强化反垄断执法,坚决打击算法歧视、市场操纵、数据垄断、侵犯隐私等行为。根据产业链供应链关系结构异质性制定差别化政策,考虑上下游企业规模、性质、市场结构等差异,以审慎监管提高我国新基建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建设行业性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技术偏弱等问题。
第三,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多维度保障发展安全。坚持全球化道路与国际视野,搭建“数字+实体”全球服务平台,吸引国际创新要素资源参与国内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中日韩区域协同创新,打造东亚数字创新高地,加强区域人才交流与技术共享。高质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东盟智慧城市合作、中东欧数字经济合作,推动形成“创新共同体”。鼓励企业联盟、行业组织参与全球数字标准制定。高标准建设多维安全体系,构建设备、平台、企业安全评估认证体系,确保数据、能源、产业安全。建立全产业链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数据收集、存储、处理、转移、销毁等环节安全能力。
第四,统筹全局长期建设,聚焦关键领域协同。前瞻性统筹推动新基建全局性、长期性建设,加快能源、信息、交通三网融合发展,打造能源“血管系统”、信息“神经系统”、交通“肢体系统”的新基建网络。提前布局内生智能网络、星地融合组网等新一代概念性技术开发。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边缘、通用、超算、智算数据中心合理梯次布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支持产业行业组织、专业机构编制发布行业知识产权图谱,建立健全政企产研协同创新推进机制,加强理论研究、技术攻关、标准制定协调配合,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全链条协同创新水平。支持民间投资等多元主体参与新基建,进一步放开新基建市场准入,破除隐性壁垒,发展与需求相匹配的融资方式与参与方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