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前瞻2025:守住安全底线,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前行
截至2024年12月末,中国央行已在32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34家人民币清算行,覆盖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为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度,中国已出台多项支持政策,经常项目尤其是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增长较快。数据显示,2024年1至10月,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9.9万亿元,同比增长15%,占同期货物贸易本外币跨境收付金额比重达26.6%,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2025年,人民币国际化将如何稳步推进?
一是步调“稳慎扎实”。
近日召开的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要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发挥好货币互换、人民币清算行功能,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鄂志寰认为,“稳慎”意味着要在坚守金融风险底线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扎实”则强调扎到实体经济中去,便利和推动企业在跨境活动中更多使用人民币。
二是提升竞争力。
当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和本币合作网络已经较为完善,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国际使用的网络效应,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位的支付货币。官方在谈及2025年工作重点时指出,要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竞争力。
具体有哪些落点?中国央行副行长陆磊此前在SWIFT国际银行业运营大会2024年会期间的讲话中透露:央行将继续加强和境外货币当局的本币合作,减少汇兑成本,降低汇率风险,提高资金融通和使用的效率。央行也将进一步支持符合条件的各国银行机构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进一步发挥好人民币清算行的作用,畅通跨境人民币清算结算渠道。
三是增强国际货币功能。
中国明确,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计价等国际货币功能。
从投融资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增强了外资持有和使用人民币资产的意愿。2024年熊猫债发行规模有明显增长。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预计,2025年熊猫债仍将保持较大发行规模。
她给出上述判断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首先,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中国未来仍有进一步降准、降息空间;其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持续推进,境外机构对人民币资产的融资需求有望上升;最后,中国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水平将持续提升,提高境外投资人投资便利性。
如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所言,中国将更加注重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性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满足各类主体人民币交易结算、投融资、风险管理等需求。(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