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油菜花上新,你的春日“合照搭子”不止好看还好吃?
金灿灿的油菜花海,是江南春的绝佳“合照搭子”。
“可不止这亮眼的黄,还有粉的、白的、紫的……”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浙江德清的油菜实验基地,在这里,“一步一惊喜”,多彩油菜花在蓝天白云下随风摇曳,翻起清新缤纷的花浪。
可炒可生吃,“美食”油菜花了解一下
“诺,你们看这一大片多美!”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华水金,最近天天泡在油菜花田里忙碌着。顺着他的目光,一大簇一大簇的金黄点缀着土地,走进其中,高高的油菜杆甚至没过了头顶。
年年和这片花海相见,他的语气依然满是欣喜和赞赏。除了赏心悦目的美,在华水金的带领下,我们深深体验了一把油菜花的“有才华”——春菜天团里,它也能是“美食担当”。
在油菜花田一角,华水金随手摘下一个杆子,剥开外面的皮,递给大家,“尝尝,这油菜花杆可以生吃,又嫩又甜。”
放进嘴里,一股甜滋滋的水直冲口腔,清凉解渴。华水金说:“平时在田里晒久了,直接吃这杆杆,还是很爽口的。”
但目前,还不建议游客们随手“拈花”,任意尝鲜。“很有可能就踩雷,吃到苦的。”华水金告诉记者,可食用的油菜杆是经过技术选育,培养多代而成,相关品种正在紧密研究推广中。“相关品种的浙江菜杆很多销往广州,浙江衢州市场也有很多消费者喜欢油菜杆,除了生吃,炒腊肉、炒鸡,都很美味。”
“还有油菜薹,炒炒吃也很鲜甜,和广东菜心差不多。”华水金极力推荐,“这油菜薹是绿色有机的富硒产品,每100g鲜菜里,维生素C含量有65毫克,钙156毫克,钙含量比牛奶还高。”
缤纷花浪如何来?看看彩色油菜花育成记
从城市CBD到山间田野,近年来,“打翻了调色盘”的多彩油菜花频频刷屏社交媒体。
3月,华水金团队每天在花田间干的,就是观察每一株油菜的生长情况,进行数据记录,去雄套袋,推进彩色油菜品种的进一步培育工作。
只见他左手轻轻握着一株油菜的花冠,右手用镊子熟练地摘除花朵,拔除还未开花的花骨朵的花萼、花瓣和雄蕊,涂上花粉,装上白色保护套,这样,“去雄杂交”的一套流程顺利完成。
这是目前二代彩色油菜培育初期的第一步。“套袋可以防止花被其他花粉影响,让油菜花种更纯。”华水金介绍。
黄澄澄、粉嘟嘟、白花花……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彩色油菜花大约有5种不同色系,但每一种系列又会有不同深浅颜色的变化或复合变化。
几年前,二代白色和黄色油菜花则来自于萝卜和花的一种“跨界结合”。“那是育种家们采用生物技术的方法,在实验室里将萝卜的花粉和普通油菜花形成小植株后,再种在地里培育而成的。”华水金告诉记者。
“不少下游企业已经开发彩色油菜花文创产品,并用油菜花露开发女性化妆品等,形成以花为媒的花海经济。”华水金说道。
可还田可榨油,油菜全身都是宝
油菜喜寒不喜热,在浙江油菜花一般能开到4月初,到了夏天,华水金团队就转战到西北,在新的油菜花海里寻找技术突破口。“所以油菜领域科研人员还蛮‘幸福’,能规避夏天的农田。”华水金笑道。
脚下的油菜花田,到了6月就会变成水稻种植基地,用一片“金灿灿”,守护秋日的“丰收黄”。“届时,油菜的杆子和叶片全部脱落还田,能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起到增加土壤肥力的效果。”华水金介绍。
油菜全身都是宝。之前被大众所熟知的,是榨油功能。但很多人不知道,油菜花的果子是长在粗杆上的一根根细细长长的“小胳膊”。农业里将它们称为“角果”,当里面的种子成熟后变成褐色、黑色或者黄色,就可以进行榨油。
浙江油菜有两大优质品种,“浙油”系列和“越优”系列,它们在浙江和安徽两个大省分别都是“产量担当”,比如,浙江一种优势品种浙油杂1510在安徽省和浙江省年产量能达到286.2公斤和256.0公斤。
“榨过油的菜籽饼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和渔产饲料。”华水金介绍。据了解,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仅30%,其中油菜作为国产第一大油料作物,每年提供的优质食用油占国产食用性植物油总量的近50%。
因此,发展高产高油耐密油菜,是为国家粮油安全提供重要支撑的关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