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热线邮箱 设为首页

串珠成链促果业由大到强

2024-11-12 15:45:42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栏目:产经

秋末冬初,一批水果进入最佳采摘期。我国果业总产值占全国农业种植业总产值比重17%。当前,我国水果产业呈良好发展态势,但整体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在构建现代化果业产业体系方面仍存诸多挑战。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秘书长陈磊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推动果业由大到强,需立足全链条发力,提升果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将广阔市场优势转化为更大产业优势。

一颗鲜果的千里之行

11月2日清晨,天色微亮,北京市丰台区百果园草桥东路店里,店员们正忙着给新到的果品分装上架。拳头大的云南冰糖橙晶莹剔透,刚下枝头的山西火红柿颜色诱人,今年首批上市的丹东草莓身披红裳、个大饱满,还有远道而来的印尼红肉菠萝蜜正泛着甜香。

近年来,我国居民果盘子日益丰盛。曾几何时,不少果品因受时令、地域等因素限制,流通范围较为有限。随着果业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断完善,在传统果品之外,菠萝蜜、草莓、西梅等小品类水果也能在长途跋涉后,以新鲜美味的品相进入千家万户餐桌。

“一颗新鲜的果子需要经历一段复杂冗长的旅程才能从果园来到餐桌。如果种植、采摘、存储、运输等上下游各环节单兵作战,达不到协同配合,果品全链条运行效率会大大降低,口感也会大打折扣。”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草莓品类采购员刘赘说。

以眼下刚上市的丹东草莓为例,丹东地处北纬40°,水源充沛、光照充足,具备种植草莓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此前因缺乏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做支撑,鲜美草莓很长时间无法走进山海关。

为避免“果香也怕巷子深”,行业从种植端开始,对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整合。刘赘介绍,在种植前,收货方会根据糖酸度、鲜度、脆度、细嫩度、香味、安全性等指标和种植户制定收货标准;待草莓成熟后,种植户按照相应标准进行采摘并分类;收购环节则以海绵孔和蛋糕纸作托底的方式将符合要求的草莓进行包装并预冷;待温度达到相应要求后,启动平均车速不超过每小时85公里的冷链运输,以避免高速行驶造成的碰撞挤压。

如今,来自丹东种植基地某株藤蔓上的草莓,1天内便可抵达华北地区销售市场,2天左右即可抵达华东华南。尽管一路奔波,但草莓到达消费终端的整体损耗率已从最初尝试远距离运输的60%降到不足5%。

一颗新鲜草莓的千里之行,是越来越多果品市场可触达性不断提升的缩影。陈磊表示,果业持续发力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果品供应总量充足,品种丰富,流通渠道更加多元,整体实现居民天天有水果、月月不重样。

提升空间也是发展机遇

小小一颗果,一头连着丰富居民食物多样化供给的果盘子,一头连着助力乡村振兴的果园子,中间涵盖采摘、收购、采后处理、储存、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耿献辉认为,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多样,水果种质资源丰富。但从整体上看,产业链韧性依然薄弱,果品供应稳定性、质量安全性和果业抗风险能力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从上游种植环节看,我国果业呈现以小农户经营为代表的分散型种植模式与现代化农企规模化种植共存格局,生产结构的多样性容易导致果品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一。从中游运输环节看,冷链运输车数量和冷库质量有待提高。从下游销售环节看,小农户往往对市场走势等信息掌握不足,缺乏科学判断,行业整体停留在被动适应市场而非主动匹配需求的阶段。

面对发展痛点,深耕果业多年的陈磊坦言,全链条发力以提升果品行业整体竞争力一直是从业者共识。然而,建立一套成熟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意味着不仅要把从果园到餐桌的各环节串珠成链,还要打通其中的堵点,实现资源高效流动,做到产能衔接、市场衔接。“这并非仅针对一类果品构建一条链,而是需要上下游多方条件成熟,具备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基础,进而为整体发展赋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种业科技创新投入增加,遍布全国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电商蓬勃发展,市场品牌意识不断强化,相关领域的突破与进步成为托举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上下游多个环节的发展瓶颈有望得到化解,为进一步全链条发力提升果业整体竞争力提供了可能。

在陈磊看来,提升空间恰恰就是发展机遇。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果消费国,体量庞大的市场给予了行业充分的成长时间与优化选择。随着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不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打磨,完全有能力孕育出一套成熟完备的、涵盖多个果品的现代化果业体系。

紧密衔接形成系统合力

刘赘告诉记者,果业全链条发力不仅要致力于单环节优化,更要建立各环节紧密衔接的全局思维;不是某个环节的成本最低化,而是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系统的成本最优化。以此为指引,打通上下游堵点,实现良性循环,有助于保障种植者的合理收益、运营环节的顺畅高效以及销售环节的稳健盈利,为持续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好吃美味的水果奠定基础。

以中游枢纽环节冷链运输为例,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果蔬平均产后损失率约为20%,远高于发达国家5%的平均水平,前后环节衔接不畅是其中重要原因。首先,产地预冷是采摘完成后的关键一环,可以迅速降低水果温度,延长保鲜期。但目前大部分水果产地缺乏预冷设施,水果采摘后不能及时进行预冷处理。其次,由于信息不畅通,冷库和运输车辆之间调度不合理,容易造成水果等待运输时间过长,影响新鲜度。最后,各环节之间的标准不统一也是堵点之一,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温度标准、包装标准等,容易导致水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在构建水果全产业链体系中,要通过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包括种植户与加工企业、物流企业、采购企业的协同,填补环节衔接上的空白,提高整体效率。”耿献辉提醒,相关政策在推动水果产业全链条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从技术创新、冷链物流建设以及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入手,构建高效可持续的产业链体系。

围绕果业全链条发力,多地已开展积极探索。前不久,苹果大省山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现代果园建设、品种技术创新等5项提升行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培优做强全产业链,到2028年,全省苹果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200亿元以上。

当前,雪花梨、皇冠梨等各类梨果大量上市。梨是我国传统三大果品之一,伴随大批新兴果品进入消费者视野,梨果的市场空间受到挑战。面对消费新变化,产梨大省河北推进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5个重点县和10家重点龙头企业为载体,对标市场需求,加强传统梨园改造升级和品种改良,扩大新品种梨种植规模。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商品化处理设施,补齐产后环节薄弱、品牌溢价能力不足等短板。

耿献辉认为,推动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也是全产业链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采用绿色生态的生产模式,推广循环农业模式,既高效利用资源,又减少环境污染,保证水果品质和安全性,增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纪文慧)

标签:

资讯阅读

NEWS

精彩推送

marvell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