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烟花绽放不一样的“焰火经济”
编者按 日前,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即将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随着节日的脚步临近,人们采买年货的热情日趋高涨,年货经济日渐走俏,中国独特的春节文化和消费潜力,在给世界带来浓浓年味儿的同时,也掀起了全球文化与消费的新热潮。即日起,本报推出“年货经济新看点”系列报道,记者将和您一道去感受这个传统佳节里的传承与创新,去找寻各地年货经济的新亮点新看点,去解析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背后的新动能新优势。
近期,一则消息在互联网中广泛传播:德国的一家超市半夜排起长队,只为抢购跨年烟花。其中,很多烟花来自中国湖南省浏阳市。“2024年,浏阳对德烟花出口量相较上年,已增长了20%左右。”浏阳市烟花爆竹总会出口分会会长文光辉说。
湖南浏阳被誉为“中国烟花之乡”,拥有涵盖研发、生产、经营、物流等环节的烟花全流程产业链,其烟花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春节临近,浏阳烟花更是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炙手可热的年货单品之一。
技术驱动 探索“烟花+文旅”
谁能想到,曾被评价为可能导致烟花产业衰落的强劲“对手”无人机,多年之后在浏阳竟成为了烟花产业的亲密“队友”?
“蔚德,你做的花炮是最好看的,妈都看到了。”不久前,在浏阳举行的一场焰火晚会上,庆德烟花创始人黄蔚德的母亲出现在舞台LED的大屏幕中。在这段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影像里,她边说边伸出双手环抱住青年样貌的黄蔚德。
与屏幕景象呼应的,是舞台上方的夜空中,由无人机“画”出的巨型同心圆里,一滴滴由烟花绽放而成的“眼泪”正缓缓“落”下。
这场名为“天空之门”的烟花秀,融合了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前沿技术,以及黄蔚德与其母亲的感人故事。技术与情感的交融,不仅成就了这场演出,也让浏阳烟花再次上了热搜。
像“天空之门”这样的焰火表演,在浏阳每个周末都会上演。近年来,浏阳探索“烟花+文旅融合”新模式,打造了让企业与政府实现双赢的“周末焰火秀”。
于企业,这是“练兵场”。从在烟花表演中融入激光效果,到引入无人机、全息投影等高科技元素,企业不仅丰富了焰火的表现形式,也提升了自身的创意设计和编排能力。
于政府,“出圈”的焰火秀正为浏阳文旅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量。2023年2月以来,浏阳共举办各类创意焰火燃放活动91场,累计吸引游客逾500万人次,拉动消费达150亿元,有力推动了当地“夜间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浏阳还积极开发了花炮文化节、湘赣艺术焰火邀请赛等形式多样的焰火主题文旅项目,不断盘活“焰火经济”。通过举办烟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研讨会,浏阳市也不断摸索烟花爆竹的新标准、新势能,持续推进烟花爆竹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政策扶持 打造“世界花炮之都”
浏阳烟花的提质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对产业的持续扶持。为推动烟花这一县域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浏阳市委、市政府不仅研究制定了《浏阳市烟花爆竹产业集群“十四五”发展规划》《浏阳市烟花爆竹产业高质量安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和《浏阳市打造“世界花炮之都”十条激励政策》等政策,每年还统筹安排1亿元的专项资金。
湖南省浏阳市鞭炮烟花产业发展中心综合部科员谭云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推进烟花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浏阳市还着力通过推进制造机械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进程,建成了机械化自动化示范生产线20条,帮助该市43家花炮企业实现数字化。此外,通过成立湖南省浏阳烟花科学研究院,浏阳市设立了12个试验基地,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微烟、微尘烟花新材料研制等涉及烟花产业的基础性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切实解决烟花爆竹产业技术难题。
浏阳市委、市政府还积极推动岳阳城陵矶新港危化品集装箱堆场建成投运,提升港口危险品集装箱作业和堆存能力,并对接长沙海关,恢复出口烟花爆竹异地拼柜监装业务,降低了出口烟花爆竹运输成本,为浏阳烟花拓宽了出口通道。如今,浏阳已是我国最大的烟花出口地,出口份额约占全国的70%,产品销往美洲、欧洲、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