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2025年入市积极性有望被激活
来源标题:险资今年入市积极性有望被激活
作为A股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险资体量巨大,对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促进投融资平衡、改善投资者结构、提振资本市场信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其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近日,平安人寿等险资机构密集举牌A股与H股上市公司,增强了投资者对险资2025年加大权益投资的预期。岁末年初往往是险资机构确定新一年投资计划的关键期,不少投资者很关注其今年的投资动向。
那么,2025年险资是否会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笔者认为,结合当前险资投资现状、监管导向、经济基本面等因素综合来看,今年险资入市的积极性有望被激发出来。
首先,新形势下险资加大权益投资的必要性、紧迫性显著提升。
由于险资的负债成本具有刚性兑付属性,近年来保险机构普遍将大量资产配置于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债券和银行存款。例如,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人身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达28.9万亿元,其中高达57.55%的资金配置于债券和银行存款,而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配置比例合计仅占12.97%。但在新的金融形势下,以往的配置思路需与时俱进。目前险资偏爱配置的中长期国债、银行存款的利率普遍已低于2%,而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会长曹德云去年8月份提到,寿险资金的整体平均负债成本可能接近4%。对比来看,在不加杠杆的情况下,债券、银行存款等固收类资产的收益率显然已不能覆盖负债成本。
与此同时,险资机构未来仍有大量的资金需要配置到收益率可覆盖负债成本的资产。一方面,当前人身险公司的新单保费负债成本可以随市场利率而变化,但大量续期保费的负债成本难以随市场利率浮动。另一方面,由于险资整体的负债久期长于资产久期,未来仍有大量的到期资产需要进行再投资。面对这一现状,险资机构唯有适度加大股票等权益资产的配置力度,方能有效缓释可能出现的利差损压力。从全球来看,低利率环境下国际保险巨头也是通过加大权益投资的方式提升经营稳健性。从我国来看,一些险资机构已开始行动,2024年以来的新一轮“举牌潮”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其次,资本市场生态持续完善,险资入市积极性有望被激活。
对比来看,一些全球保险巨头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在50%左右,但近年来我国头部保险机构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普遍在20%左右(含长期股权投资)。这背后有多重客观原因: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尚短,资本市场生态仍在持续完善中;险资机构本身的权益投资能力有待提升;险资入市面临一些其他掣肘因素。
而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密集发布了多份利好文件,进一步完善了资本市场生态;此前险资入市的一些堵点已经被逐步疏通。整体来看,当前险资入市的政策环境已大为改善,险资机构增配权益资产的后顾之忧已大幅消解。
再者,宏观经济复苏向好为险资加大入市比例打下坚实基础。
上市公司基本面向好是险资加大权益投资的前提。2024年以来,面对内外部压力,政策面持续加大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稳经济、稳股市、稳楼市、稳预期的效果持续显现。从中长期看,后续随着利好政策的进一步显效,以及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不断修复,险资有望进一步加大股票配置比例。实际上,此前几次险资加大入市比例均伴随着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修复。
目前,我国保险业总资产超过35万亿元,险资机构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和规模,不仅关乎着险企本身经营的稳健性,也关乎着巨量投保人资金的保值增值,还关乎着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健运行。因此,险资机构宜进一步优化配置格局,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助力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回升向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