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热线邮箱 设为首页

朱民:石油可能会上涨至140美元,锂的价格或将上涨40倍

2022-03-18 21:10:59来源:《财经》新媒体栏目:宏观

3月18日,《财经》杂志、《财经智库》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联合发布《全球经济信心指数》报告,并举办主题为“财经前沿——2022:全球经济复苏分化?”的论坛,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在论坛上发表了《走向滞胀2022之后的世界经济金融》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的第一个影响是石油价格,石油价格走到140美金完全可能。”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

朱民表示,石油危机把一个纯经济的,货币财政通货膨胀现象做实了,美国以及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通胀低增长的时期,称之为“滞胀”。

朱民谈到,疫情还在蔓延,经济恢复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未来国内PPI和CPI的差距会进一步扩大。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石油、食品、稀有金属等价格纷纷上涨。其中,锂的价格或可能上升40倍,且锂的资源争夺战已经开始。他表示,世界经济金融已经从2008年后的“三低一高”格局来到了“三高一低”的新变局。通货膨胀将继续发展并持续高位。

面对如此国际、国内环境下,给企业和老百姓的建议问题,朱民认为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已发生根本性变化,5G、大数据、碳中和和绿色经济已成为新增长力量,GDP5.5%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要抓住相关机会。

以下为现场实录:

朱民:感谢《财经》的邀请,很高兴又一次参加这个活动,又一次看到“全球经济信心指数”的发布,从结果来说,总体大家是比较乐观的,对经济增长,对股市都是比较乐观的,对科技也是乐观的,说明大家还是向着乐观的方向看,这是个好事。所以,再次祝贺《财经》今天这个信心指数的发布。

我今天想给大家汇报的是,我最近对全球经济金融一些变化的观察。我现在能看的很有限,对于未来的经济走势,特别是乌克兰危机以后,各种各样的观点,各种各样的判断,大家都是很不一样的,我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观点,来参加这个讨论,供大家批评。我的题目叫《走向滞胀2022之后的世界经济金融》。我看的稍微长一点,为什么?因为2022年一定是一个巨大的波动,博弈的、不确定的一年,这一年要做出一个比较明确的分析比较困难,但从现在的情况来说,我个人的观察,2022年以后的趋势还是可以看到。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是几件事叠加,疫情在缓解,同时又在不断转移,所以疫情还在,还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件事。这是第一个不确定性。大规模政府的宏观刺激,加上地缘政治等等的波动,引起供应链的变化,需求旺盛,供给不足引起的通货膨胀上升,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二个大的基本的波动面。当整个通胀上升的时候,大家能看到的是美联储加息,美联储虽然已经落在后面了,用我的语言来说,前一阶段暧昧,但也动了。基本上这三个不确定性在那里了,现在有一个乌克兰危机,它最直接的冲击就是能源。现在看来,对能源的影响,从能源的价格波动来看是很大的,而且不是个短期,而是个长期的过程。能源的波动和价格的上升会在未来延续好几年,这个能源冲击又是今天面临的很大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第五个不确定性是当整个疫情的宏观刺激接近尾声,政府已经没有空间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自然下滑,又是在这个下滑的趋势下,这几件事在一起,2022年以后的世界经济金融下滑和波动都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需要进一步观察的是下滑的幅度以及波动的幅度,当然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因素产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回看1970年,60年代、70年代开始的通货膨胀,那是典型的财政扩张+货币超发,其实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包括美国政府,冻结价格非常强烈的措施,刚刚要稳定的时候石油危机发生了。石油危机把一个纯经济的货币的财政通货膨胀现象做实了,所以美国以及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通胀低增长的时期,称之为“滞胀”。

其实在乌克兰危机之前,关于通胀还有很多争议,当然今天也还有很多争议,通胀现在已经起来了,是不是已经稳住了?包括美联储在内通胀在一到两年之内会消失,是可以控制住的,因为总需求,特别是总供给的结构发生变化的话。历史经常重演,能源危机出现了,而且能源危机出现价格上升的幅度,可见的持续性如此之巨大,这是70年代的一个特别典型的回放,当然细节肯定不一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观察是世界经济在走向滞胀,所以我的题目是这么定的。

我把我的故事基本上讲完了,后面我用一些数据把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疫情还在蔓延,经济恢复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全球的疫情上升,这一波在下降,我们认为几乎已经开始快长好的时候,最近两三个礼拜又一次出现反弹,去年3月份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大跌50%,石油价格跟这个能比吗?这就是预期,这就是信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上升比较快的是巴西,美国在停下来,印度也有所缓,正在朝巴西、朝哥伦比亚、朝亚洲走,日本高峰还是挺厉害的,韩国也是挺高的,韩国在最高点,其实它还是在转移。与此同时,现在看得越来越清楚,疫情的发生和疫苗的接种有关,而疫苗的接种全球是如此不均衡,非洲只有20%左右,南非只有30%左右,中国是比较高的,占到第二位,已经占到87.89%。有很多研究,特别是美国的各个州,不同的州,不同的措施,指数增长完全不一样,关联性特别明显,疫情转移到疫苗注射比较低的地区就有困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疫情还在,不要以为疫情已经过了。

主要国家的CPI都在上升,现在已经上升到8以上了,看未来几个月,今年上半年美国CPI几乎没有概率会降到8以下,它会持续高位。与此同时,大宗商品的价格,在乌克兰危机以前基本上有点停下来,但后面又发生变化。而更深刻的推动通货膨胀的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特别是年轻的劳动力,特别是低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整个劳动力结构不一样,劳动力的供给链发生问题,推动了价格、工资的上涨,一旦工资上涨形成普遍工资上涨。发达国家劳动参与率下降,下降的很厉害,已经下降到5到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劳动力供给不足。美国西海岸积累货物是因为没有司机。

与此同时,房价现在已经非常高了,高到2006年最高的基点,房价还在上升,这也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因为房价会通过租金进入通胀的指数。全球普遍的CPI、PPI剪刀差,因为上游的房价价格太高,中国这个比例很高的,最近稍微好一点,德国是这样,连日本都是这样,这个结果使得企业的利润率在下降,结果会影响整个经济增长。市场五年期的缩已经开始上扬,市场的预期也已经开始波动,只能说美国之前只有14%的人认为通货膨胀在3%,现在40%多以上都认为高于3%以上,美联储的目标是2%,3%是很高的数字了。通胀在现在的情况下有很大的压力,从表面的总需求上升和总供给的不足,转向总供给的不足以及深层次的就业、房价等等的其他变化。

大家都在争论通货膨胀会不会进一步演化,大家都在讨论很多的时候,各种观点都不一样的时候,乌克兰危机发生了。

乌克兰危机发生第一个影响是石油价格,上升的非常厉害,石油价格走到140美金完全可能。石油价格上升,最简单的例子是汽车的销售量大幅下降,汽车销售量反映了对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反映了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也反映了能源价格太高。汽车的销售,按照预期,全世界应该朝这个指数,现在往下跌的很厉害,市场反应特别敏感。与此同时,冲击稀有金属,这是釢,俄罗斯和乌克兰占了全球釢交易量的50%左右,大麦、小麦、谷物和玉米,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占比很大。今年的食品价格上升,已经是不可避免。这三个支柱会推动大宗商品往上走。与此同时会冲击金融市场信心的问题。用关联性来看,和俄罗斯关联影响比较近的国家都受到负面影响,这是股市的回报,关联比较近的都有负的金融的回报。生产石油国,沙特、澳大利亚等等反而因为能源价格的上升从中获利。现在看很有意思,金融市场的变化超过实体经济,当实体经济还没动作很快的时候,金融市场波动下跌已经很快,所以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看的比较清楚,当然可能会进一步根据战时的情况(变化)。

大宗商品在2021年累计价格已经占到全球GDP的2%,这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于财富的再分配,占全球GDP2%,全球GDP增长一共才5%以上,这个太厉害了。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对总量,大家只看到石油价格上升到100美元,没有看到总量增加多少,这个规模是巨大的。主要是煤、天然气、釢、镍、铜等等,与此同时,因为稀有金属的上升,碳中和转型引起了对稀有金属的急剧的上升,价格的急剧的上升,出现了对稀有金属的垄断和民粹。比如,铜、镍,锂是最厉害的,可能上升40倍,现在锂的资源争夺战已经大的不得了了。也许有人会说因为有乌克兰危机,碳中和可能会放缓,其实不见得,去天然气、去煤、去油的过程可能会因此而加速。所以对稀有金属的需求在未来是很强劲的。所以,整个通货膨胀在大宗商品上面的推动力量是巨大的,这恰恰是70年代那一次的最后把市场做实的最主要的因素。

大宗商品价格一动,整个市场通货膨胀预期就变了。剩下是美联储的暧昧,我从前年开始说通货膨胀是结构性的,不是暂时的,但美联储一直认为它是暂时性的,不会变化。大家可以看到,在2021年3月份美联储对未来的预期几乎没变,意味着通货膨胀不会变化,到9月份剧烈的变化,把整个升息预期提的很高,到年底又往下调,调到1.3左右,为了稳定市场这是很政治化的,他认为通货膨胀是可控的,所以它的利率水平不用升那么高,走的是这条曲线。美联储最新的信息,对2022年最多的认为上升到1%左右,2023年大家的分布很不一致,可以上升到2%,2%以上,1.5左右。现在看来,越来越多的市场和美联储官员的态度都认为,整个的升息会往前走,因为现在的不确定性太大了。与此同时,美联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本来只是一个通货膨胀,让你升息,但现在有一个巨大的乌克兰危机的不确定性,在这个时候要稳定,所以美联储现在真的是碰上了难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和稳定的压力下怎么走?这对全球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变量。

市场当然已经开始变化了,这是很简单的。与此同时,我在IMF的时候,通过美联储政策对发展中国家有个溢出,美联储利率上升的情况,引起的发展中国家的变化,有一个冲击的效应,都会很大,所以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还是会挺大的。特别是美联储在今天这个情况下怎么走很不明确,透明度是很不够的。它面临着两重压力,既有需要提息,控制通货膨胀,又有稳定的压力。美联储开始加息不重要,问题是它加息缩表放缓三举并行,并行的速度和规模怎么走?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我们觉得美联储一开始的力度很大,但升息升的高度确实上不去,因为经济还是弱,这一轮恰恰是滞胀的一个最核心的变量。

所以从这儿看,2022年之后。这是2019年对全球经济做的预测,疫情让全球的GDP在2020年急剧下跌,负的增长,逐渐回升和反弹,这个反弹现在比较好,但总的数字看7万亿不到一点,但6万亿左右美元的缺口,这个缺口我们称之为永久的缺口,回不去了,我们经济的运行永远在2019年运行曲线之下,这就是为什么危机以后经济增长走是会弱、会慢的很重要的原因。

与此同时,美联储预测,去年是5%以上,今年可以走到4%左右,美联储还是比较谨慎的,美联储今年肯定是走不到,也就是3%左右,逐渐恢复到2%,这是它的潜在增长率。在今天的情况下,因为能源的变化,它的潜在增长率在下降,所以美联储从中期来看达不到2%,美国的经济会继续走弱,过热以后,美国经济面临大幅度的下降风险,一旦刺激就要不断地刺激,因为只要停下来经济就会滑坡。让它平稳的软着陆是美国很大的问题,这是美国面临的最直接的挑战。投资不足,劳动供给增长下降,收入分配急剧恶化,劳动生产率持续下滑,这是根本的结构性变化,现在看来都不好解决,所以美国经济今年增长不会很强,我觉得明年会逐渐下滑。

看全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时候做了一个分析,就是每次危机以后,经济增长的速度都比危机前的平均的前十年要低,因为危机改变了整个经济结构和潜在增长率,而政府没有政治空间和财政空间、货币政策去修改这个结构,所以每次危机以后都是下降的。从这个曲线来看,2000到2008年速度还是很高的,危机以后曲线下移是很厉害的,危机以后就有个反弹,这使得我们看不清楚未来的走势,所以我在这里做了一个数学的游戏。我把2020和2021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加总除以2,大家可以看到疫情以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是低的,这当然是模拟数字,不是真实数字。我们前面看到的是真实数据,但这个波动太大了,容易引起视觉的误差,从这个曲线来看,我觉得速度低是很明显的符合我在IMF时候的观察。

未来,联合国的预测2000年到2003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是3.5%,2009年到2019年平均增长是3.12%,2023年经济增长平均只有2.54%,我们认为在未来十年全球经济连2.54都达不到,这就是典型的滞胀。与此同时,高债务,因为低利率,发达国家的债务在上升,付息水平在下降。最高的时候是2.5个百分点,现在只有1.72个百分点左右,为什么?因为零利率。如果利率水平一变,高债务风险就很大。今年和70年代比,还有个更大的风险就是高债务,而且利率水平会变,利率水平变高债务就立刻变得不可持续。

把所有的事情加在一起,2022之后是一个走向滞胀的世界经济金融。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金融走向三低一高,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高债务。2020年疫情危机后世界经济金融走向三高一低,高增长、高通胀、高债务、低利率。未来人口老龄化、地缘政治和供应链波动,收入分配恶化,美国经集部确定性,劳动生产率下降,世界经济金融将进入新的三高一低,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低增长。

好,再次感谢《财经》的邀请,谢谢大家!

张燕冬:非常感谢朱行长。朱行长讲了几点,第一,全球通货膨胀的持续。第二,美联储政策的激变所引发的动荡,谈到的是滞胀,经济增速,你说的是缓复苏,但通货膨胀还再继续。第三,还分析了俄乌事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看来您把通胀作为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这个事情跟俄乌事件联系起来,您看影响有多大?如果我们现在分析全球的经济也好,哪怕战略层面、政治层面,加上了俄乌事件,这种复杂性到底有多大?

朱民:提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刚才也讲了,可能没讲清楚,非常抱歉。在俄乌之前,通货膨胀已经是世界最重要、最敏感的变量,通货膨胀已经在高位,大家只是在讨论是结构性的、过渡性的还是永久性的。乌克兰危机以后,冲击能源,冲击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所以迅速把大宗商品的价格推高,大宗商品的价格推高,下一步普遍反应在CPI,乌克兰事件之前,大家还有分歧,认为通货膨胀的概念已经很高,但究竟是结构性的、短期性的还是过渡性的,大家是有不同看法的。但乌克兰事件以后,大宗商品的价格狂飙上升,以及地缘政治的巨大不确定性,整个的变化,两个力量加在一起把通货膨胀几乎持续性的上升做实。

张燕冬:面对这样的国际背景,中国应该怎么应对?

朱民:我们得承认,我们是大宗商品的进口国,进口很多,谷类、油、天然气,这会进一步加大整个大宗商品价格、能源价格进一步加大,我们也会形成PPI和CPI的差距,虽然1、2月份这个差距在缩小,我估计未来会进一步扩大。上游企业的利润会好,下游企业的利润会变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结构调整还是很重要的。从现在来看,天然气、石油等等大宗商品,包括食品价格的上升,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它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我们是依赖进口的,所以我们需要相当的政策准备。我们不可能一夜生产那么多油、天然气,但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应对机制,来妥善应对这个冲击和危机,这是我们特别需要的。

张燕冬:刚才问的是在国家的层面,现在想问对企业、对个人面对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经济相对下行的压力,给企业、老百姓提一到两个建议。

朱民:从中国来说,我们今年定的目标5.5%,这是一个很强的指标。我们都做前瞻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5.5%是很强的,我们要努力,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但在5.5%的后面,从投资者来说,增长的动力根本性发生变化,以前的增长,房地产是一个,基建是一个,出口是一个,现在三大动力还在,现在变成了稳基建、稳地产、稳出口,现在来看,第一、二个月基本上稳住了。与此同时,出现了新增长力量,科技创新是很大的,5G、大数据、碳中和和绿色,以及推动消费,我们说推动国内消费说了很多年,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已有的三大推动以后,我们增长的结构动力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要看到我们处于一个新旧增长动力结构性的变化时期,所以抓住这个机会还是很重要的。

张燕冬:谢谢朱行长精彩的演讲。刚才朱行长讲到了咱们国家今年定的目标是5.5%,虽然有压力,但只要力争还是可以达到的。我这里想起我们“全球经济信心指数”的调研,我们调研的数字,37%的人认为增速今年在4%到5%,35%的人认为是5%到6%之间,这样一平均,信心指数做出来的是5.2%,比国家计划稍微低了一点。

标签: 朱民石油可能会上涨至140美元,锂的价格或将上涨40倍

资讯阅读

NEWS

精彩推送

marvell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