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推荐:近七成受访者购车考虑新能源车 学历越高开新能源车占比越高
6月8日,能源基金会、南方周末联合发布《面向零碳出行——城市公众意识、行为及驱动因素研究》(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31个地级市以上城市3500份生活人口样本进行定量分析以及通过定性座谈指出,85% 的公众对“双碳”目标有基本了解,但大多受访者并不能清楚描述政策内容,大部分公众的出行碳认知处于较低或一般水平。
通过对低碳认知和实践,即“知”与“行”两个维度,报告将公众划分为六大类:认知高碳出行派、自动行动派、新能源潜力派、无意识环保派、低碳潜力派及低碳田园派。其中,“无意识环保派”和“低碳潜力派”两群人占整体调研群体的79%。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低碳田园派”人群占比7%。
从不同群体特征来看,“认知高碳出行派”对低碳概念没有认知,更多考虑舒适性、灵活度以及身份象征;“自动行动派”日常更多选择燃油车或者打车,更多看重灵活性与高效性;“新能源潜力派”看重高效、准时准点及舒适性;“无意识环保派”对低碳认知相对较低,易受他人影响而被动低碳;“低碳潜力派”日常低碳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低碳田园派”拥护低碳出行而选择低碳出行比例非常高。
有意思的是,高认知人群在出行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低碳实践意愿。报告显示,“新能源潜力派”本科占比84%,“低碳田园派”本科占比高达67%,“无意识环保派”本科占比54%。大学专科对双碳的了解比例是82%,研究生学历对双碳认知程度达到94%。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历越高的人开新能源车的占比越高。
过半受访者认可低碳出行
公众的出行碳认知会影响出行行为。超过半数调研者对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的低碳价值表示认可。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三类低碳出行方式总占比达到56%。在通勤出行方式的驱动因素中,选择“拥护低碳出行”的比例最高,达到38%。日常通勤时16%的公众开新能源汽车。
报告也指出当前城市公众对出行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一些反馈和提升期待。在地铁方面,出行环境拥挤、针对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出行的安全性考虑不足值得引起重视。公众对公交车的主要反馈是出行时间长和舒适性差。不同于燃油车主对交通拥堵最为不满,新能源车主更担忧充电桩是否充足。慢行出行方式中,非机动车道不便使用或被占用问题突出。此外,共享出行等待时间久及打车软件涉及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成为集中反馈问题。
整体来看,“目前公众对低碳出行方式比较认可且实际践行。”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总监沈重对报告进行解读时表示,公众普遍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较高,近七成公众会在下一次购车时考虑买新能源车。但是如果在电池安全检测和续航里程增加方面有所提升,将进一步提升公众对于新能源车的接受程度。
在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龚慧明看来,大规模普及新能源汽车,全面电动化是落实交通减排的最根本保障。北京交研都市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莹表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使用环境和政策环境预期较好。实现零碳出行,未来的政策发力重点将可能在于提升充电服务水平、激励消费者替换新能源汽车和积极探索绿色碳交易模式。
低碳出行面临挑战
当前我国城市的低碳出行面临诸多挑战,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高级项目主任王志高指出,一是城市高密度蔓延,城市形态难以优化,进而导致出行结构相对高碳;二是城市道路和空间脱离人性化尺度,进而导致过度依赖私人汽车出行。
北京大学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江燕认为,每一个人的出行和需求都是多样化的,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做到精细化,给公众更好的慢行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选择。
【资料图】
刘莹提出未来交通发展值得尝试一体化预约服务的政策方向。“下一步更加关注的应该是出行即服务,更加突出服务的理念,通过数字化手段,结合线上与线下,开发不同的出行场景,将轨道、地面公交、骑行、步行、出租车甚至小汽车集成起来,用数智技术组成一体化出行服务,支持公众的低碳化出行,为公众提供全链条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低碳或绿色出行的理念,并不是要求公众所有的出行都只能选择某种低碳的交通方式,而应是根据不同场景、不同需求提供的多种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的集合,更多是追求提高一段时间内的绿色出行频次和某一次长距离出行中绿色出行的比例。
龚慧明补充道,交通政策历来需要组合拳,没有任何单一的“一招鲜”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公共交通、出租车、小汽车、步行等是一个整体的出行服务系统,出行和运输的需求必须要放在整体的系统下考虑,满足公众不同的、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