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简讯:上半年超额收益下滑 量化私募从源头开始反思
策略模型有效性容易受冲击
综合多家券商机构、第三方机构的最新监测数据,自1月29日(春节假期前一周)至6月28日(上半年A股最后一个交易日),在相关平台有业绩数据披露的24家百亿级量化私募管理人旗下中证500量化指增策略产品的超额收益率中位水平为-4.05%。仅有10家机构在此期间获得了正超额收益,占比不足一半。与此同时,根据某头部券商今年1月末发布的一份私募业绩周报数据,自1月1日至1月26日,该机构监测到的19家百亿级私募在此期间的超额收益率中位水平为0.80%。
(相关资料图)
综合以上两组数据,不难发现,今年上半年,国内量化巨头在中证500指增这一量化策略上,整体跑输业绩基准。而在2020年至2023年,百亿级量化私募在中证500量化指增策略的年度超额收益中位水平及平均水平,均超过10%,个别年份甚至高于20%。此外,受高股息板块持续崛起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头部量化私募的中证1000指增和空气指增(全市场选股)策略整体表现同样较弱。
某百亿级私募市场部负责人认为,今年春节假期前,A股遭遇短期流动性压力,量化私募行业整体出现较大的超额回撤。自第二季度以来,市场出现宽幅震荡,且热点切换较快,量化指增策略在获取超额收益方面进一步面临较大挑战。目前,大部分量化管理人业绩承压。
蒙玺投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市场多次出现大小盘股极端分化行情,由此暴露出来,行业整体在策略模型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模型结构来看,不少量化机构在策略模型方面具有高相关性。为了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管理人在策略、风格暴露方面往往会逐渐趋同,而短期极端行情的出现则加大了风险。从模型的功能性来看,量化模型主要是用来挖掘被低估的标的,随着市场有效性不断增强,模型有效性的衰减是必然趋势,管理人也面临迭代升级的挑战。此外,量化策略模型主要是依据历史数据来构建,接收、适应新信息的能力有一定滞后性,面对快速切换的极端行情,其有效性也容易受到冲击。
业绩分化明显
在量化私募行业的这轮业绩低潮中,不同机构业绩出现剧烈分化。前述第三方机构监测数据进一步显示,不同百亿级量化私募上半年的超额收益“离散度”为近年来全行业少见。以中证500量化指增策略为例,截至6月28日,上半年排名第一、某规模超700亿元的量化巨头,上半年累计超额收益率超过10%;而在业绩尾部阵营中,不乏幻方量化、金戈量锐、启林投资、顽岩资产等业内知名的机构。其中个别机构上半年的超额回撤超过10%,头尾机构业绩差距拉大。
蝶威资产总经理魏铭三分析,今年头部量化私募业绩出现大幅分化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策略调整的灵活性。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能够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的管理人表现相对较好。二是市场大势的预见性。小微盘股等板块2023年阿尔法收益突出,那些仍然保持与去年类似策略的管理人,今年以来的业绩明显不尽如人意。“因为市场已经进入博弈的下一个阶段,去年的策略可能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市场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们的业绩表现不佳。”魏铭三称。
第三方机构私募排排网财富理财师荣浩认为,造成头部量化机构业绩分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风格暴露,二是人工干预。首先,行业偏离度大、小盘风格暴露多的机构,在今年的市场调整中吃到了苦头。其次,荣浩直言:“今年以来未严格按照内部风控介入交易过程的机构,可能在下跌和反弹两个阶段,遭遇了‘两边挨打’的窘境。”
策略多样化重要性凸显
面对今年上半年量化私募行业整体的业绩低潮,业内的年中总结和反思已浮出水面。
第三方机构格上基金研究员遇馨认为,受市场行情、业绩波动等方面影响,上半年行业整体在团队稳定性、规模稳定性、投资者认可度等方面都遭遇了不小的压力。在此过程中,有三点值得重点思考:一是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超额稳定性;二是如何提高策略对市场变化的适应;三是如何平衡风控与收益。遇馨表示,为了保持业绩稳定性,头部管理人需要持续优化迭代策略,提高策略的丰富度,减少对单一策略的依赖;同时需要提高策略对不同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风控。另外,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也很重要。
蒙玺投资相关负责人则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团队稳定性是量化行业规模稳定和投资者认可的基础。一方面,量化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团队稳定性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客户的认可度对机构本身至关重要,可反向促进机构的健康、稳健发展。从业绩角度看,面对复杂多变的行情,想要获得稳健的收益,必须不断迭代策略、升级模型,特别是股票类策略,一定要做好业绩归因,从源头上控制好风险暴露。
此外,魏铭三分析称,市场的波动性凸显了策略多样化的重要性。单一因子策略在市场环境变化时容易失效,因此必须储备多样化的策略,尤其是基本面相关的因子,以及另类数据等。“私募行业、量化策略的长期发展难免会遇到高峰、低谷,求稳求进将是长期课题。”魏铭三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