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棉:彝族绣娘一针一线织出最美“彝”裳
彝绣作为彝族民间文化中灿烂的瑰宝,千百年来在彝家儿女的手上世代传承,绵延至今。42年前,7岁的金秀兰坐在火塘前,看着妈妈手中的针线在布料上穿梭,一朵朵灵动的花跃然布间。当时的她不曾想过,未来有一天,自己会接过母亲手中的针线,用巧手传承民族文化。
金秀兰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彝族女性,在她儿时的记忆里,精美的彝族服饰对她来说是“不稀罕”的物件,因为母亲是当地有名的彝绣巧手,她从小到大身上穿的、头上戴的,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而来,这也埋下了她与彝绣的不解之缘。
在彝绣堆里长大的女孩,耳濡目染间也学会了这门手艺。闲暇时,金秀兰常常依偎在母亲身旁,把弄制作彝族服饰的一些边角面料和缝纫工具。“我从记事起就会用针线,七八岁时,就能独立缝制彝族头帕。”金秀兰说。
在她小时候,彝绣只是一门自给自足的手艺。农忙时,邻里间互帮互助,邻居给自家帮忙做农活,母亲就给邻居做衣服换工,久而久之,母亲熟稔的彝绣手艺便在村子里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找母亲做衣服。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彝绣“换工”变成了“换钱”,母亲也在石棉县城里开起了彝族服饰店。“就是这家店,母亲养活了我们四个儿女、十三个孙子,现在各个孙子都在上大学。”金秀兰说道。
41岁时,金秀兰也开起了自己的彝族服饰店。据她介绍,起初开店只是为了谋生,但彝绣是一件非常磨炼性格的事,从裁剪到缝合、绣花……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缝制。在日复一日、一针一线间,她逐渐燃起了对彝绣的热爱,也下定决心将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彝族先民崇尚自然万物,彝族服饰上的图案也多取材于自然万物,火红的太阳、湛蓝的天空、清澈的碧水、五彩的云霞、绯红的花朵……对于彝族人来说,五彩斑斓是大地的颜色,而彝绣则是绣娘将颜色镌刻记录的最直接方式。
“我们衣服上面的花纹都是来自生活,讲究平安祈福,用我们彝族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孜莫格尼’(吉祥如意)。”金秀兰说。
彝绣就如语言一般,各地绣法不一。石棉的彝绣采用“布条滚边刺绣”,衣服上花纹并不是直接用细线绣上去,而是将不同颜色的布裁剪成条,再将布条滚成细绳并缝合,最后将细绳按设计的花纹样式缝制在衣服上,每个花纹至少得用上几十米的细绳,绣制需要成千上万针。这样绣出来的花纹十分立体,但也非常考究绣娘的功底和耐性。“手的力道太紧,布条太细了,它会断、不匀称;力道太软了,布条就会翘起来、不紧实,绣上去是皱巴巴的,所以力道很重要。”金秀兰边绣边介绍。
在金秀兰的眼里,彝绣的创新和传承同样重要,她也希望能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不仅盛大节日能穿着,也要让彝绣融入日常生活。“我们要把我们的民族元素全部带到日常生活中来,比如说一件衣服、裙子上,绣上彝族元素,我觉得这才是以后要做的事情,传统不能丢,但是创新也要有,要不然这条路是走不下去的。”金秀兰表示。
在金秀兰的服饰店里,各式各样的彝族服饰都有,但令她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她出嫁时,母亲一针一线给她缝制的婚服,目前这件婚服已被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收藏。
如今,金秀兰的母亲年事已高,没有太多精力经营服饰店,金秀兰便将母亲经营了近三十年的老店接管了过来,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此时,金秀兰也接到了一笔“大订单”,女儿希望在结婚时,能穿上妈妈亲自做的,带有彝族元素的“独家定制”婚纱。对此,金秀兰表示:“做婚纱很难,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谈及未来,金秀兰说:“彝绣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手艺,留传到我们这代也不能断掉,我们也会继续寻找继承人,让这门手艺一直传承下去。”
耐得住枯燥,经得住岁月的打磨,一针一线的修炼,成就繁花流动的盛宴,千年技法,指尖流转,绣出的不仅是作品,更是一种传承。这些年,越来越多人爱上彝绣、钻研彝绣,通过彝绣增加收入,石棉县城内的彝族服饰店也从起初的两家发展到如今的23家,绣娘们正逐步实现“背着娃、绣着花、管着家”的好日子。(供稿人:石棉县融媒体中心 彭瑶 向自祥)